寧夏推進農民職稱評審育好鄉村振興“領頭雁”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甜心S包養網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713fff579a53.05951437.

新華網銀川6月18日電(記者 謝建雯包養網)1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社廳、農業農村廳包養網在石嘴山市召開全區高素質農民職稱包養評審工作推進會,為獲評高、中、初級職稱的19名高素質農民每人分別發放6000元、3000元、2000元獎補資金,并頒發了職稱證書。

自治區人社廳、農業農村廳在石嘴山市召開全區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工作推進會,為獲評高、中、包養網初級職稱的19名高素質農民發放獎補資包養網金,頒包養網發職稱證書。(受訪者供圖)

據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在石嘴山市開展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試點的基礎上,包養網寧夏將在五個地包養市全面鋪開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工作。為選好服務“三農”“金種子”,寧夏創新評審方式,授予各地市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自主權限,最大限度地為用人單位放權包養、為人才松綁;堅持分類評價,破除“唯學歷”“唯論文”“唯獎項”等傾向,注重參評人員的業績和技能,針對生產型、經營型、技能型、服務型等不同人才特點,量身制包養網定符合區域特點、符合產業特色、符合發展特征的評審細則、評審流程和評審方法;嘗試專家評審、包養理論考試、包養網實踐操作、現場觀摩、實績考核、群眾打分等多種模式,實現定性與定量評審的有機融合。

包養夏完善激勵措施,對取得高、中級職稱的高素質農民,將一次性分別給予6000元、3000元獎補,包養并鼓勵市、縣(區)或用人單包養網位對取得初級職稱人員給予一定獎補,同包養網時要求各地在項目資金、技能培訓、創業貸款、評先評優等方面制定一攬子配包養套政策,強化職稱在職業發展與公共包養網服務等方面的實際運用,實現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的無包養網縫對接,真正把高素質農民“扶上馬、送一程”。要加強動態管理,對已包養獲得相應職稱的農村人才,要賦予其服務“三農”的職責義務,鼓勵支持其履行帶頭應用先進技術、組織農民技能培訓等多項職責,對不承擔相應義務的獲評農民,包養取消其申報高一級職稱的資格。

據了解,寧夏高素質農民包養參加職稱評審不受學歷、專業、論文、科研等限制,按照農作物蔬菜類、經濟林果類包養、畜禽養殖類、水產養殖類、農產品加工類、農業社會化服務類等六大類分別設置評價標準,重點考察業包養網績貢獻、經濟社會效益和包養網示范帶包養網動作用。自去年在包養石嘴山市開展試點工作以來,共有111名農民提交了職稱申報材料,經評審最終有45人獲評職稱,其中農民高級農藝師包養3人、農民農藝師12人、農民助理農藝師30人。

“選育人和種莊稼是一個道理,開展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實質上是選拔一批優秀的農民作為‘種子選手’,就像種莊稼需要育種、保墑、施肥、灌水一樣,通過科學培育、精心照料,不斷包養促使其發芽、開花、結果,等到秋季的時候,這一茬‘莊稼’就會‘五谷豐登糧滿倉’包養。”自治區人社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蘇海峰說。(完)

TC: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